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大全 > 正文

叛逃15的简单介绍

摘要: 本文目录一览: 1、三国蜀汉十五位叛徒,其中十四位个个都很无耻,只有他可以原谅 2、...

本文目录一览:

三国蜀汉十五位叛徒,其中十四位个个都很无耻,只有他可以原谅

在东汉末年军阀割剧与魏蜀吴三足鼎力时虚拿叛逃15,由于内部的政治斗争或派系不和,各国都产生了一些叛徒,如吴国的韩综、孙壹等,魏国的姜维、夏侯霸、王平,东汉末年的吕布、张松、蔡瑁张允等。和魏国、吴国不同的是,蜀汉的叛徒,虽在数量、质量上不占优势,但所造成的后果却非常严重,甚至直接导致了蜀汉的亡国。

一、牙门将王冲

王冲,蜀汉重臣李严帐下的牙门将。在李严都督江州后,牙门将王冲与主上不合,发生摩擦,自知为李严所疾恨,惧怕被诬陷罪名而叛逃降魏,后续如何,史无记载。

王冲一事,成为后人指责李严的证据之一,但叛逃15我并不赞差兄搭同,此事不是另有隐情,就是子虚乌有。

二、零陵太守郝普

事实上,刘备与孙权争夺荆州,前后有三次。第一次是赤壁之战后,刘备夺了荆南四郡,孙权占了江夏、南郡等;第二次是215年孙权派吕蒙袭取长沙、桂阳、零陵三郡,最后孙刘两家划湘江为界;第三次是220年,吕蒙偷袭荆州,擒杀关羽,孙刘彻底闹翻。

郝普,字子太,荆州义阳人。刘备入川时,留郝普为零陵太守,也算委以重任了。215年,孙权派吕蒙率两万兵士去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吕蒙传檄长沙、桂阳,二郡望风尘圆归附,惟零陵太守郝普守城不降。此时长沙太守应为廖立,廖立不敌,弃郡而走,西归刘备。

吕蒙亲笔书信一封,并派郝普同乡为说客,劝降郝普。

信中刘备在汉中为夏侯渊所围一事,根本尚未发生,故魏某认为此信很可能为假造,为了给郝普遮羞。

事实上,郝普很可能不战而降,并且继仕吴国,官至九卿中的廷尉。后卷入魏国大间谍隐蕃事件,事败见责自杀。

三、荆州治中潘濬

潘濬是蜀汉最无耻的叛徒。

潘濬,荆州武陵郡汉寿人,注意潘濬和蒋琬的母亲是亲姐妹,潘、蒋是姨兄弟。潘濬师事大儒宋忠,并为"建安七子"的王粲赏识,因而知名。刘表任他为江夏从事、湘乡县令,颇有政绩。

209年,刘备领荆州牧,任命潘浚为治中从事。

刘备对潘濬可谓青睐有加、恩重如山。潘濬蒙受重恩,不以死相报,则有愧天地。

211年,刘备入益州,将潘浚留下以管理荆州事务。

219年,孙权袭杀关羽,占领荆州。潘浚随即投降了孙权,而且立功心切,将荆州军事部署详细告诉孙权,被拜为辅军中郎将,并领兵。

当时,武陵从事樊胄企图煽动五溪蛮夷将武陵献给刘备。孙权询问潘浚,潘浚急于在新主子面前表现自己,于是自告奋勇,统领五千人前往,斩杀平定樊胄。

在整个三国期间,如此深受重恩,又如此卖主求荣的人,恐怕只有潘濬一人了。

229年,孙权称帝,任命潘浚为少府,进封刘阳侯,后迁任太常。

四、糜芳

麋芳(生卒年不详),字子方,东海朐县(今江苏连云港)人。本为徐州牧陶谦部下,曾被曹操表为彭城相。后来辞官,随刘备从徐州辗转至邺城、汝南、新野、长坂坡、江夏等地,奔波多年。

刘备称汉中王时,糜芳为南郡太守,但受到关羽的轻慢。后来,因未完成供给军资的任务而被关羽责骂,心中不安。在看到将军傅士仁投降孙权之后,麋芳也选择了投降孙权,导致关羽兵败被杀。

刘备伐吴时,二人杀马忠再次投蜀,刘备怒令关兴剥去二人衣服,命其亲自以刀剐杀,以祭奠关羽。

五、傅士仁

傅士仁,幽州广阳郡人,刘备手下将领。

刘备入川时,傅士仁与关羽、糜芳共守荆州。吕蒙白衣渡江攻打关羽时,傅士仁杀死关羽的催粮使者并诱使糜芳一起投降东吴,致使关羽失去援助而死亡。刘备征伐东吴时,傅士仁和糜芳杀死东吴将军马忠,复投降刘备,但刘备认为二人因势急而投降,并非本意,同时恼怒二人背叛关羽致使关羽战死,遂将二人凌迟处死。

六,七、范强  张达

范强,在明朝小说《三国演义》里叫做范疆,三国时期人物,原为张飞部下。221年,他与张达一起杀死了张飞。孙权为避免战事扩大,将其与张达押送回蜀汉。范强、张达被张飞之子张苞所杀。

张达,三国时,蜀汉张飞部将。蜀汉章武元年,刘备伐吴,张飞率军从阆中前往江州,出发前,张达与范强杀死张飞,带着张飞的首级投奔了东吴。演义里刘备率军讨伐东吴,东吴交出了范强与张达,张达与范强被张飞之子张苞所杀祭父。

八、孟达

孟达,字子度,三国时期人物,由于生逢战乱年代,孟达早年逃难来到益州投靠刘璋,但是并没有得到刘璋的重用。不久之后,孟达和法正等人背叛刘璋迎接刘备入川,虽然刘备给予孟达不错的待遇,但是却不能满足孟达的野心和欲望。后来孟达和刘封等人驻守上庸,关羽败退之时曾经向两人求援,孟达却因为个人原因拒绝发兵相救,结果间接害死了关羽。孟达知道刘备不会放过自己,于是决定投靠曹魏,并且得到了曹丕的重用。

曹丕去世后曹睿继位,由于孟达本来就是降将所以受到魏国群臣的排挤,孟达变得郁郁不得志。正巧这个时候诸葛亮北伐,于是决定写信拉拢孟达,得到了孟达的回应。不料事情泄露,司马懿得知孟达反叛的消息后火速赶来平叛,孟达很快就兵败被杀,诸葛亮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九,十,十一、李辅    申耽    申仪

李辅,孟达部下,随同孟达叛蜀投魏。后孟达接连蜀相诸葛亮,图谋反叛,司马懿兵围孟达,李辅等开门纳军,孟达败亡。景元四年,李辅为前将军,随镇西将军钟会等伐蜀,围蜀将王含於乐城。

申耽,字义举,上庸郡人。申耽是西城、上庸郡的大族,聚众有数千家,曹操赐予他将军称号、任上庸太守。219年,刘备欲一统益州全境,于是命令孟达从秭归郡北攻房陵郡,孟达攻杀曹魏房陵太守蒯祺,又继续进攻上庸郡。刘备怕孟达难以独任,派刘封从汉中前往统领孟达军,会师上庸。申耽率全郡投降,将妻儿以及宗族都迁往成都为质。刘备于是任命申耽为征北将军,其余官爵保持不变,又任申耽之弟申仪担任建信将军、西城太守。荆州事件中,房陵太守孟达降魏,申仪亦率军叛乱,申耽无奈之下,只得也投降了魏国。曹丕因为申耽不是自愿归附,于是剥夺了他的军政大权,迁徙南阳,闲散终老。

申仪,被刘备封为建信将军、西城太守。随同孟达降魏,拜魏兴太守。孟达事变中,申仪与孟达不和,帮助司马懿讨灭孟达。孟达死后,司马懿对申仪也不放心,召而执之,归于洛阳。

十二、阳平关蒋舒

蜀汉的所有叛徒中,除了最无耻的潘濬,排第二的就是蒋舒了。

蒋舒,蒋琬族侄,注意又是一个蒋琬亲族。蒋舒最初为武兴督,在任不称职,在调任为阳平关副将,协助傅佥把守阳平关。

阳平关是汉中最重要的军事重地,控制着汉中通往成都的道路,直接决定汉中存亡。曹操攻张鲁,张鲁闻阳平关失守,于是投降。刘备争夺汉中,斩杀夏侯渊,乘机夺取阳平关,曹操最后只得放弃汉中。

公元263年,钟会伐蜀,兵至汉中,包围汉、乐二城,别遣将攻阳平关。

蒋舒临阵投敌,引钟会大军夺下阳平关,钟会由是大得库藏积谷。

假如蒋舒不投降,则阳平关绝对可以坚守,钟会最后只能无功而返,则汉中不失。而且汉中不失,姜维则不必急于退守剑阁,邓艾也就没有成功偷渡阴平的机会了。

可以说,蜀汉灭亡的直接原因,就在于蒋舒的投降!

蒋舒和潘濬,两人都是蒋琬的亲族,一个直接导致蜀汉的亡国,一个最是无耻,可谓蜀汉叛徒集群中的榜首。

十三、苟安

苟安,李严手下都尉,被派遣解送粮草到祁山大寨。因为好酒,解送粮草延误十天,诸葛亮十分愤怒,欲斩之;杨仪求情,乃杖八十,苟安怀恨在心,投魏国司马懿;后司马懿派他去成都散布谣言,刘禅听信谣言,下诏召回了孔明,导致第四次北伐失败。

十四、马邈

马邈,三国时蜀汉江由守将。景耀六年(263),司马昭派人大举进攻蜀汉,邓艾率军偷渡阴平,派遣部将田章率先攻江由(今四川平武东南)。马邈率军伏击田章,却被击败,而后投降。而后其妻子李夫人因他投降而自尽。

十五、黄权

黄权(?-240年),字公衡,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将要伐吴,黄权自愿为刘备的先锋,建议刘备总镇后方,而不应去前线冒险。刘备不听,封黄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国部队,刘备自己统兵在江南。等到战败之际,刘备撤退,道路被吴军封锁,黄权不能够归还,于是率领部下投降于魏国。有关部门依照法规,上报要抓捕黄权的家人,刘备说:“是我对不起黄权,黄权没有对不起我。”于是仍像以前那样对待他的家人。

魏文帝曹丕问黄权:“叛逃15你放弃叛逆前来归顺,是想仿效陈平、韩信吗?”黄权回答说:“我受过刘备的特殊恩宠,不能降吴,又无法归还蜀国,于是前来投降。况且败军之将,被免死就已经很幸运了,哪里还能效仿古人呢?”曹丕很赏识他,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从蜀国投降的人中有人说,刘备已经诛杀了黄权的家人。黄权知道这是谎话,没有立即发丧,后来得到确切消息,果然和他判断的一样。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魏国的群臣都在庆贺而唯独黄权不这样做。

黄权是唯一一个投降了,刘备却没有处死他家人的人,黄权也是非常幸运了。可见刘备对黄权的敬佩有加!所以,黄权的“叛变”只是迫不得已,情有可原,是蜀汉所有叛徒中唯一一个可以原谅的。

数罪并罚15年,是怎么计算的?

(数罪并罚原则1.吸收原则2.并科原则3限制加重原则4折衷原则)

条件:徇私枉法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叛逃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九年,附加刑是剥夺政治权利一年。

分析:以上刑罚当中没有死刑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总共判处叛逃15了18年,根旦租据限制加重原则,最终所判处的刑期应大于其中穗迟困刑期最长的一条九年,低于刑期总和,猜念所以判处了15年。最后是计算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一年,直接累加。

叛逃15我个人认为,此人所犯的罪性质比较严重,所以这样判处是合理的。

1965年解放军一飞行员叛逃台湾,26年后回大陆探亲被捕,获刑15年

看着文件上显示出来的潘烈华已经结婚的信息,李显斌的心里就像是有一万只蚂蚁在爬。他用自己带着手铐的死死地抓住警察的衣服,浑身颤抖着怒吼:“ 是假的!你们一定是编了一个错误的信息来骗我!”

警察冷冷地抚掉了李显斌的手,又抽走了他手中的档案: “我们没必要骗你,只是向你证明,你妻子潘烈华所犯的重婚罪,是事实。”

听到了这句话的李显斌无力地瘫倒在了座椅上,眼泪划过他布满皱纹的面庞,好半天,他才对站在自己面前的警察说出了一句话: “我坦白,关于当年叛逃的细节,我都坦白!”

这一年,是1991年,距离1965年李显斌驾机叛逃,已经过去了26年。此时的李显斌,感觉自己仿佛做了一场长达26年的噩梦,如今“黄粱梦醒”,留给他的,只有当年的恶果。

李显斌出生于1937年的山东, 那一年,侵华日军在北京策划了“卢沟桥事变”,进而侵略全中国。那一年,出身贫寒的李显斌父母,抱着自己尚在襁褓的儿子,过上了东躲西藏的生活。

李显斌出生没多久之后,侵华日军的铁蹄就踏上了山东的土壤。即便李显斌的家在山东省阳新县银高乡这个并不富裕的小村落,但是日本人掠夺、残害的手段一点都没减轻。李显斌的父母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家里为数不多的小米,也是母亲用来给李显斌熬米汤用的。

或许是因为儿子从小就跟着自己受了不少苦,也或许是因为这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即便李显斌的父母日子过得再苦再难,也从未亏待过儿子半分。尤其是等到侵华日军被赶出中国之后,李显斌更是被父母送进了学堂读书。

此时的李显斌父母一心想将儿子培养成人中龙凤,不仅一切吃穿用度都按照最好的来,还为他张罗了一个童养媳,帮李显斌料理一切家务。 尽管李显斌的家境并不富裕,但是他从小过得都是养尊处优的生活,一点都不比那些有钱人家的少爷差。

不过,年幼时期的李显斌也的确争气,不仅学拆态数习好,长得也算得上是一表人才, 因此在1955年3月的征兵当中,有学问且身高合格的李显斌很快就被空军选中,并将他送进了航空学校学习。

这个消息传回李显斌老家的时候,别说是整个银高乡,就连整个阳信县的人都知道,有个叫“李显斌”的后生成不仅为了解放军空军的一员,更是“飞”到了天上,变成了一只“金凤凰”。

此刻,所有人都在夸李显斌的家人运气好,更是调笑李显斌的童养媳,苦尽甘来,也算是有了好日子。

可是,这帮老实憨厚的农民们,谁也想不到,李显斌竟是“当代陈世美”。 尽管在航空学校成绩一塌糊涂,从航空学校毕业时,所有的同学都被授予了少尉军衔,而李显斌只被授予了准少尉军衔,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喜新厌旧。

被分配到了战斗部队、有了军衔和飞行员身份的李显斌,第一件事,就是同自己的结发妻子离婚。 此时的李显斌已经顾不上妻子为自己奉献了许多年的青春,并为自己生下一女的贡献,态度十分坚决地将妻子撵回了娘家,并且很快的迎娶一个有文化的教师。

李显斌抛妻弃子的行为,其实充分地展现了这个人内心的薄情寡义和自私自利,更表现出了他难成大器的本质。作为一个连自己的结发妻子都无法尊重的人,很明显李显斌的身上没有什么担当和责任感,这也为他此后的叛国行为,埋下了伏笔。

进入了飞行大队之后,李显斌就像嫌弃自己的“糟糠之妻”一样,一会儿用绝食要挟领导给自己的新婚妻子安排工作,让她随军;一会儿觉得领导讲话时故意针对自己;一会儿嫌弃部队的训练任务太过繁重;一会儿又哭诉重要的飞行任务不安排给他,是对他这个农村娃有歧视。

要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后,全民受教育水平并闭迟不高,像李显斌这样受过航空学校高等教育的人更是少之又少。面对李显斌这样的行为,部队领导一直念在他是个“人才”的份上对他网开一面,并且不断让李显斌所在连队的领导给李显斌做思想工作。

李显斌因为小时候的营养不良,经常性的骨头疼、头疼、胃疼,得知了这一消息的领导还专门安排组织上给李显斌做系统的全身性检查,并在生活方面给予了李显斌非常多的帮助,甚至还指定了党支部委员廉宝生等人定期对他进行心理疏导。

然而,廉宝生等人的努力并没有产生多大的作用。 自1959年到1965年的年初,从小被娇生惯养的李显斌将人类自私的本性展现得淋漓尽致,不管廉宝生怎么劝,李显斌始终不能旅首领会解放军战士们为国为民的真正思想,一心只想着自己哪哪不顺心、不如意。

甚至时间长了,李显斌还和一心想要帮助自己的廉宝生产生了矛盾,搞得两个人在日常训练当中,常常说不了三句话就吵了起来。

而李显斌这样的情况,在1965年的下半年,忽然有了深刻的改变。

根据李显斌战友们后来的回忆,大家都是在1965年8月左右察觉到李显斌的变化的。 这个时期的李显斌不仅不再挑刺,更是十分积极地参与各种训练,到处向战友们请教飞行问题,甚至经常在图书馆查阅资料,研究飞行理论。

战友们一心觉得李显斌是突然“开窍”了,就连廉宝生也觉得是他这几年来锲而不舍地谈心起了作用。可是没有人知道,此时的李显斌正在酝酿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原来, 李显斌在1965年7月的时候,因为身体不适错过了一次飞行训练。而就是在战友们外出训练的这段时间,李显斌从广播里听到了民航发生了一起飞行员驾机叛逃至南朝鲜的消息。

一向将自己视为“天之骄子”的李显斌忽然就想到,像自己这么优秀的人要是驾机叛逃到台湾,会不会受到国民党政府的厚待呢?

打定了主意的李显斌决定准备自己的叛逃计划,研究飞行问题,无非是想知道自己飞到台湾的可能性有多大,而去图书馆,李显斌主要看得也还是有关台湾的地图。

从1965年7月月末到11月,李显斌足足准备了三个多月,一百多天的努力,就是为了在11月11日这天,驾驶着我军的轰炸机叛逃到台湾,背弃祖国和人民。

尽管李显斌驾驶的轰炸机上有三个飞行员,分别是身处机尾后舱的通信射击员廉宝生和位于驾驶舱正下方的领航员李才旺。但是李显斌早就做好了准备, 身处机尾后舱的廉宝生看不到飞行方向,而尽管身为领航员的李才旺有手枪,李显斌也早早地就将手枪里的复进簧给拆除了。

因此,早就做好了一切准备的李显斌在1965年11月11日,拖着李才旺和廉宝生二人降落在了台湾桃园机场。

此时的李才旺已经因为在机舱内阻止李显斌的叛逃行为而被李显斌的手枪打伤,而廉宝生却因为身处机尾后舱而对外边的事情一无所知。

当飞机落地的一刹那,李显斌、李才旺和廉宝生三人先后走出了这架轰炸机,神情却存在巨大差异。

此时的李显斌因为顺利抵达台湾,丝毫顾不上自己胳膊上的伤口,兴奋地走到了台湾兵的身边宣布自己是来“投诚”的。

而李才旺则因为被李显斌用枪打伤失了很多血,没有任何力气地趴在了飞机旁的地上。

最后走出机舱门的廉宝生看到眼前的景象,显得十分困惑,他不明白明明起飞前还在大陆,怎么再出舱门就在台湾了。他看着眼前飘扬着的青天白日旗,只觉得头晕眼花,站都站不稳。

廉宝生踉踉跄跄地走到了李才旺的身边,询问着发生了什么事情。当听到李才旺说出那句 “我们被李显斌这个王八蛋挟持着叛逃了! ”的时候,廉宝生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栽倒在地。

廉宝生明白,自己是回不去大陆了。只见他回身向着大陆敬了个礼,掏出了自己的手枪。 看到这一幕,围困着他们的台湾兵迅速举起了手中的长枪,对准了在场的三个人。

李显斌被这阵势吓了一跳,以为廉宝生是要朝着自己开枪,立马下意识地捂住了自己的头部。可是没想到,廉宝生将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

“砰”的一声枪响,廉宝生直直地倒在了地上,鲜血从他的太阳穴流出,浸染了他身下的大地。此刻, 廉宝生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信仰 。徒留李显斌气得直跺脚: “他还想着用自己带回来两个战友邀功呢!”

此刻的李显斌丝毫没有觉得是自己将廉宝生逼上了绝路,他只觉得廉宝生这人不厚道,死得太不是时候,怎么不让自己和这边的长官谈好奖赏再死呢?

李显斌显然将一切想得太过简单了。像他们这种背叛了大陆的叛徒,国民党政府也不想重用,更不要提给什么赏赐了。

尽管在台湾对大陆进行“策反”的电台里,国民党军队承诺对架机过去的给 4000两黄金 ,按照当时 黄金一两2200多台币的市价 ,折合台币应该是 880多万 。但是实际上,台湾政府却 一两黄金1400台币 的价格,折合了 560万元台币 颁发给李显斌。

可惜,到最后实际给了李显斌的,只有260万台币。 并且这260万台币也并不是当场就兑现给了李显斌,而是给了他一张存单,并且台湾政府还规定了这张存单只有两年之后才能兑换。

得知了这一消息的李显斌无论怎么都不愿意, 他认为台湾政府背弃了他这个“反共投诚”的“义士”,甚至还在1988年的时候向台湾立法院递交了一份请愿书,请求支付自己剩下的奖金。 不过这件事,除了为大家增添了一丝笑柄,并未改变李显斌的生活。

不仅如此,到达了台湾的李显斌,生活上处处有人监视,工作上,升迁从来都轮不到他。自己新娶的太太除了会败家和帮助台湾政府监视自己,什么也不会做,就连他在台湾生的两个儿子,都要因为他的身份,而被学校里的同学欺负,被老师看不起。

此时的李显斌在台湾,就如同一条丧家之犬,处处受人排挤,就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为继。甚至到了1990年,李显斌的妻子还将赔偿给他的黄金全部拿去做了投资,最后赔的一毛钱都不剩。

得知了这个消息的李显斌在家里对着妻子拳打脚踢,伴随着李显斌一下又一下落在妻子身上的拳头,他破口大骂: “就连你也要背叛我!大陆对不起我!国民党也对不起我,现在,就连你也要背弃我!”

李显斌的妻子实在承受不了李显斌的家暴,只能慌乱地选择了和李显斌离婚。可是李显斌还是不肯放过她,一纸诉状就将自己曾经的妻子告上了法庭,让她赔偿自己的损失。

在一辈子都自私自利的李显斌眼里,从来都是别人背弃自己,却不是自己伤害了别人。解放军不能满足他各种无理取闹的要求,就是背弃了他。战友不同意叛变选择自杀,就是背弃他。国民党欠他黄金,也是背弃他。如今就连妻子花完了他的黄金,也是背弃了他。

或许在李显斌的眼里,他就是全世界的中心,应该所有人都围着他转才对。 而当能做到他所有要求的潘烈华出现的时候,李显斌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潘烈华,一个出生于中国大陆的女人,早年偷渡到台湾,一直漂泊不定。直到1987年和已经结婚的李显斌勾搭在了一起,才算是给自己找了一个落脚点。

潘烈华告诉李显斌,自己32岁,是个黄花大闺女,是跟着父母逃难来到台湾的。可是实际上, 潘烈华和李显斌认识的时候,已经38岁,早在大陆就结过婚,还生了两个孩子,最大的都20岁了。她之所以选择和李显斌在一起,无非是想要通过李显斌的特殊身份,拿到去加拿大的护照。

1990年,成功离婚的李显斌选择了退伍,带着潘烈华和自己的两个儿子远走加拿大。 此时的他一心沉浸在潘烈华给自己营造的温柔乡里,两个人在加拿大的生活虽然不太容易,但是好歹还过得去。

直到1991年,大陆和台湾的关系日渐缓和。 得知了自己母亲重病的李显斌想着自己叛逃的事情已经过去了30年,应该没事了,所以在1991年的12月16日,带着自己的妻子潘烈华踏上了回到祖国大陆的飞机。

1991年12月26日,探亲完毕的李显斌、潘烈华二人打算从青岛机场飞往香港,再从香港转机回到加拿大的时候,公安部门将李显斌扣留在了机场。

尽管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被扣留的,但是李显斌十分不配合警方对于当年案情的调查,死活不肯吐口李才旺和廉宝生二人是否是受自己胁迫才到台湾的,甚至还污蔑起了这两个战友。

眼见李显斌整天向警察打探潘烈华的情况,警察意识到潘烈华或许是个突破口,于是就将潘烈华在大陆的资料全部调了出来,拿到了李显斌的面前。

当李显斌看到,潘烈华和自己在一起,就是为了帮自己的老公和孩子争取去加拿大的机票时,李显斌内心的防线全部倒塌了。

这些年,他一直在逃避自己所犯下的错事,他将自己所有的不顺心全部归结到了别人身上。可是到头来,却是他自己害了自己。

叛变国家和人民这件事,更是像一场噩梦一样。自己的女儿(李显斌原配所生)因为压力过大而精神错乱,自己的父母老无所依,枕边人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而他最爱的人却从头到尾都是一个骗子。

李显斌忽然就明白了,这一切都是他作孽的恶果。而为了减轻自己的罪孽,他终于承认,当年的叛逃事件和另外两名战友没有任何关系,都是他一人策划的。

2002年,原本被判了15年有期徒刑的李显斌因为胃癌晚期,被国家假释出狱。可惜此时的他只剩下了孤家寡人一个,孤苦伶仃的病死在了上海冬日的冷风里。 而这一切,都是他作为叛徒,应该有的下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