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_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插图
- 百科
- 2023-03-13 12:05:08
- 65
本文目录一览:
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
年少时要读李白,读山川明月壮阔之词,奋发向上, 后来再读杜甫,放下狂傲,做平常的事,
如土布般厚重,“漫卷诗书喜欲狂”。 再后来读苏轼,豁达,释然,让山是山,让水是水,“
一蓑烟雨任平生”花想容,须尽欢,李白也浪漫,可是,我最最喜欢苏东坡的有趣的灵魂和随遇而安的心态啊
其中,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他众多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首。
而我最喜欢这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到中年,经历的事情多了,逐渐理解了苏轼这句话的意思,回首望去曾经走过的萧瑟与艰难,
我心中无比坦然与宁静,信步归去,无所谓是风雨交加还是晴空万里。
这种泰然自若的人生哲理性理解,不管是雨中走过的泥泞,
还是政治上的凄风苦雨。以及贵贱、荣辱、得失、毁誉等等都无法搅扰自己的精神世界,
这些不过都是一种形式而已。这首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
在与朋友春日出游突遇风雨,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人生何缘少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人生如水,能添百味,其中滋味唯己方知,
有一个人,一直以最简单的方式行走于尘世,
坎坷中,寻一抹阳光,穿过荆棘,风雨中,撑一把雨伞,走过泥泞,
人生滋味都尝过,确是苦中作乐,
把贫苦的生活过的生趣盎然,
所贬之处,变他乡为故乡,不曾丧失内心温暖,他便是苏轼.
《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人生有坎坷,拼尽全力好好活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中期文坛领袖。
他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开创了“豪放派”。
他的《寒食诗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书法史上影响颇远。
他在诗、词、书、画、散文等方面同时也都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可谓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现在,我们经常在聊天中常用的“呵呵”一词,苏轼早在千年前就已在文章中使用过60多次了。
苏轼可真是顶流!
《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一书,将文坛巨匠苏轼的作品整理成随笔集,并从故乡、亲情、赏花、友情、谈吃、家风、品茶、生死共计八个侧面,给读者呈现出一个立体的苏轼,展现这位古人的文艺魅力和思想力量。
著者是湘人彭二,现为“为你读诗”《诗意的人》栏目负责人。
插画作者符殊,是知名国风画家。音频由朱卫东朗读,他曾获得“金话筒奖”殊荣,也是“为你读诗”首席语言艺术指导。
苏轼的一生并不平坦,而是起起伏伏,哪怕身处绝境也怒放生命。
他出生在四川眉山,在京当官,居高位,被贬职时,最远至今天的海南。
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惠州、儋州等地都留下过他的足迹、诗词和“发明创造”:
修苏堤、发明东坡肉、东坡肘子、建医院“安乐坊”、开创“自来水”工程……
《定风波》词里 “此心安处是吾乡”,短短7个字,力透纸背,将他自己的逆境和不顺遂表达得如此豁达和超旷。
这种对人生生死荣辱的超然态度,在苏轼的诗作中都有体现,值得我们一读再读,帮助我们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仍然热爱生活。
苏轼每次陷入人生低谷,都能突破逆境,坚韧的性格离不开家风的影响。
母亲程氏教会了他善良和仁爱;父亲苏洵教会了他写文章应是“有为而作”;祖父苏序教会了他质朴和洒脱。
童年所受到的爱和人格的教育,是苏轼一生的财富,在他后来既有光明、又有黑暗的人生旅程上,都在精神上引领他顽强地活着,拼尽全力去体验人生的美好。
苏轼也是性情中人,大爱之人,为朋友、妻妾、子女、甚至政敌都投入极致的深情。
因为彼此政见不同,苏轼和王安石在朝廷上是死对头。后来,王安石被小人陷害,退隐南京。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路过南京,曾拜访王安石。
一连数日,俩人冰释前嫌,相谈甚欢,彼此欣赏,成为了朋友。王安石曾劝苏轼留在南京,和自己做邻居。苏轼也对王安石始终未被权力和金钱扭曲本色而感到敬佩不已。
苏轼还有一个平民朋友叫巢谷。他们从小相识,行侠仗义,但从未想过攀附苏轼。但当苏轼落难黄州时,他还亲自跑到黄州为苏轼下厨,以解苏轼对家乡美食的相思之苦。
后来,当苏轼又遭不幸,被贬海南时,所有人都避免同他交往。但,当70多岁的巢谷知道后,却坚持徒步去看望苏轼,并且在途中还因遇小偷而丧命。
这份情谊,近千年之后,仍让人动容。
还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西江月.梅花》都是他对弟弟苏辙、亡妻王弗、侍妾王朝云的思念和悼念。
《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的编者就这样,很巧妙地将苏轼故事及他的诗词串联在一起,将苏轼有血有肉的一生呈现在读者面前。
阅读这本书,好似在看苏轼的电影,他是鲜活的,是立体的,他充满着人性的光辉和对生活的深情。
书中的诗词,编者也用白话文注解,颇为用心。
欣赏着书里中国风的插画,让人仿佛梦回宋朝,正与苏轼一起练字、吃茶、簪花、品小吃。
若你恰巧也正听着书中的音频,这种穿越感更能让你迷醉。
此时的你,如果正陷入人生的困顿和迷茫,又或者正被生活暴击着一蹶不振,不妨来阅读这本书,在苏轼的身上汲取乐观主义和哲思的力量,元气满满地朝着目标继续前行。
人生如逆旅,幸好有苏轼
又是一年新春到。在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里,回想一年的收获,有喜有忧。如果在每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都用心去体味自己的日常,日子或许变得就不一样。读《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五味陈杂。
在我们遇到人生挫折的时候,不妨看一下苏轼,给柳暗花明中的生活着色。
职场上的苏轼如那山路十八弯,曲曲折折中凸显出苏轼的乐观豁达。有人调侃苏轼的职场,不是在被贬的路上,就是在被贬的地方。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品味的是苏轼,折现的旷达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今的人生得意的又有几人呢,大部分人生是十之八九不如意的。
这本由为你读书主编、湘人彭二著作,符殊绘图、朱卫东朗诵的《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从苏轼的精神世界入手,讲述逆境中生命力顽强的苏轼,更有精美飘逸的插图相配,读来不仅让人赏心悦目,还会思考:作为宋朝的领军人物,苏轼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属于凤毛麟角,屈指可数,但是作为官场人士来说,苏轼的职场遭遇可谓一波三折,令人唏嘘。
但是苏轼的人生态度并没有人为职场的挫折而颓废,反而愈加旷达。他的人生旷达表现在哪里呢?这些庞大的人生观又来自哪里?受谁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走进苏轼的精神世界,探寻苏轼的乐观、豁达和坚定的人生。
科举考场上一举成名的苏轼,在职场上并没有这么幸运。初入职场的苏轼遇到了王安石变法,而此时朝廷内部变法派和守旧派掀起了激烈的斗争,他不认同王安石变法的激进做法,申请外调杭州。
苏轼两次入主杭州。第1次入主杭州的苏轼还年轻,在杭州苏轼边做官,边欣赏西湖美景,做了好多诗,一下子成为了文坛霸主。做官政绩不错,受百姓欢迎。也是在杭州,他开始写词,那时正值西夏攻打大宋,他在和友人外出游玩时,写下了《江城子·密州初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粗犷、豪迈、旷达,与京城的婉约派形成鲜明对比。
后来宋神宗驾崩,宋哲宗继位启用保守派司马光,苏轼从地方调入中央。司马光对王安石的新法全盘否定,而苏轼认为应该留下好政策,与直属上司唱反调的苏轼再被贬到杭州。
第2次到达杭州的苏轼清理西湖环境,募集资金修筑堤坝,这就是西湖上有名的苏堤。
后来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而入狱,曾经的政敌王安石向皇帝上书:“圣朝不宜诸名士”而释放。
遭遇三连贬称为普通人的苏轼亲自耕种,亲自盖房子。这时候的苏轼仍然怡然自得,泰然处之。
苏轼喜好美食,先后发明了东坡肘子、东坡饼。因贫穷吃不起羊肉的苏轼,请卖羊肉的屠户给他留下羊骨头,吃出了羊蝎子的味道。
可以说“词穷而后工”简直是苏轼的写照,他无论在什么样的困苦环境下都乐观、豁达,坚定地走下去。而支撑苏轼这种旷达人生态度的,就不得不提苏轼的童年教育。
这不得不提苏轼的童年。年少的苏轼,父亲苏洵常年游学,在外家庭教育主要是由母亲承担 。
而出生在四川眉山名门,知书达理的苏轼的母亲,不仅教他读书,而且教仁孝,善待小动物。就是看得见微小生命的慈悲,苏轼不仅善于体察自然界的美妙,对小动物,对穷苦的百姓,更有一份怜悯之心。少年的童年的苏轼,即树立了以范谤为榜样,为真理不惜以死抗争的志向。
所以职场上的不顺利,并没有改变苏轼的真性情,而是既来之则安之。认真适应环境感,着手改善环境,活在当下。无论处在什么境界,他依然保持着对烟火味生活的热爱。
《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苏轼,看到的是一个不向命运屈服的苏轼,看到的是一个在万丈红尘中仍然有烟火味的苏轼。即使人生不如意又如何呢?擅长逆境生长的人生,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发表评论